报纸简介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探宝人地平线上的神秘一族 [复制链接]

1#
网络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 http://www.guanxxg.com/news/roll/1561699.html

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多了。有的人加入了骑行、冲浪、爬山等运动行列,有的人则步入了野外探宝之旅。徜徉江河,纵情山水,玩转金属探测器,已成为趣味十足的户外活动。

纵观古今中外,探宝虽大多处于地下活动,但在全球各国无不掀起过风魔九伯的探宝热潮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戈尔登·库普尔斯的《千年黄金》以及汉斯·罗登司的《寻宝人》,将神秘莫测的探宝行业掀开了冰山一角;年9月,德国人赖因霍尔德·奥斯特勒的《寻宝手册》一书,才将该行业进行了科学客观的完整表述。而在我国,由于各种原因,人们对探宝的了解,大都仅限于小说和电影中的一鳞半爪。民间探宝者也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,使这一具备科学规律的野外活动,总是处在云遮雾绕中。。。。。。

谨将此文献给一直在路上的寻梦者

一、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

中国有个名句,叫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此句出自于《论语·卫灵公》一文。金属探测器作为探测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,必须了解并使用好它。正如子贡问为仁。子曰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居是邦也,事其大夫之贤者,友其士之仁者。”

如今,金属探测器应用范围无所不包。车站、机场、学校、政府机构和监狱中使用的金属探测器,有助于确保无人携带武器进入要地。而面向特定消费者的金属探测器,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健身、娱乐及发现宝藏的良机,已逐渐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业余爱好之一。

探宝器具有探测迅速、定位准确、操作简易等特点,它的探测深度跟被探金属的面积、形状、重量都有很大的关系。一般来说,面积越大、数量越多,相应的探测深度也越大;反之,相应的深度就越小。要使探测器达到好的效果,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操作技巧必不可少。经验需要慢慢去摸索总结,通过实际操作进行逐步的了解。

如果你是探宝新手,可以通过以下描述,找到适合自己的探测器。大多数探测器都有快速使用设置,装上电池,打开电源就能工作。按下一个按键,即可预置垃圾剔除设置,进行各种金属探测。同时,可选择自动调谐,调整地平衡,消除电力线等各种干扰。你不用非得精通探测器的每个细节,可以从厂家、老手和有经验的探宝者那里得到一些帮助。

要想要成为探宝达人,必须有一台得心应手的金属探测器。机器的选择的确重要,但不一定越贵越好,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那么,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仪器呢?拟心自问,通过以下四问,就可选择适合的仪器:一问自己曾经是否使用过探宝器?二问准备应用在哪种环境下?三问对目标的信息是否有大概的了解?四是你能承受的价格范围有多大?

首先,了解并熟练使用探测器

有一些探宝爱好者,拿到仪器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挖个土坑,埋个铜钱或铁块,盖上土就开始探测,找不到就埋怨仪器不行。那些找到宝藏的探宝爱好者,很少去做这些没有意义的实验,因为他们了解探宝器的工作原理。

1、探宝器主要有电磁感应、脉冲涡流感应和双D相位检测三大类。它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,交流电通过线圈,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。这个磁场能在金属物体内部产生涡电流,涡电流又会产生磁场,倒过来影响原来的磁场,引发探宝器发出嗡鸣声。有人形象的把探宝器比做成一块磁铁,如果你把一个铁钉放的太远,那肯定是感应不到的。不管你买的是便宜或昂贵的仪器,实际探测效果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关:

a、土层结构:泥土、沙土、岩石的穿透能力是不一样的b、金属越大,磁场越大;金属越小,磁场越小c、金属在土里时间越久,氧化越严重磁场越大。我们再来分析下挖坑埋物的做法:a、土层结构被破坏,刚盖上去的土层还没有很好的结合,探测效果差;b、一个小金属的磁场太小,埋的太深肯定是感应不到c、刚埋的金属没有氧化,效果差。

2、适合的机器。探测器的价位,可以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人民币不等。探宝方向大致分为两种,一种是探测古代的金属物体,如罐子、器皿、古钱币等;第二种是探测黄金,如狗头金、小颗粒自然金等。除了上述两种外,还有一种就是专门去工地寻找废铜烂铁,这种情况选择几百元的国产探测器即可。

刚开始,不少人买探测器犹豫不决,主要是担心价格比较贵的怕买到假货,便宜的又不好用。目前,国内外市场上,主流机器有觅宝、盖瑞特、诺克塔、赏金猎人等系列。国产机器因质量和使用效果问题,自然不在讨论范围内。这几款机器都是热门进口设备,均有排除垃圾、探测较深、不想用了易出手等特点。

衡量一款探测器的好坏,最主要的是看其抗矿化反应能力和地平衡效果,如果这两个性能优越,在探测过程中是不会乱发指令的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公司的实验场地选的很干净,这样的话,测试会与实探差别较大。

3、学习操作仪器

当你拥有了一台自己的金属探测器后,首先要把说明书仔细阅读几遍,以便了解机器情况。也可以一边看说明书,一边组装、操作仪器,边学边动手,这样学的更快一些。在了解仪器的大概功能之后,去外面找一块空旷地,开始实操,了解机器各种使用功能。

开始练习时不要着急,可能会摸不着规律,仪器也会不停的乱响。影响探测器使用的因素一是技术问题,如果还没有掌握仪器的操作,无法清除地矿干扰,仪器就会乱响;二是环境因素,当你处在一个电磁干扰比较大或金属比较多的地方,仪器也会不时鸣叫。

金属探测器既有单频的,也有双频的。价格不菲的双频金属探测器,克服了单频探测器在海水、磁性土等导电、导磁背景环境中难以使用的缺点。由于它采用双叠加连续工作方式和全波相敏检波技术,对包括铁磁性金属目标和非铁磁性金属目标在内的所有金属目标,均具有较大的探测灵敏度。在采用多层印制板接收线圈进行直流检测的基础上,它还采用了闭环反馈跟踪技术,有效抑制了温度效应频所引起的直流源移。因而,它不仅能区分出两个相邻的金属目标,实现精确定位和高分辨率,还能适应高热、严寒等气候条件。由于采用了双频眼踪技术进行信号处理,有效抑制了导电、导磁背景信号的干扰。因此,它还可在海水、淡水、磁性土等多种环境中使用。

其次,发现并解决困惑

不少探宝爱好者,从最初的国产探盘机,到后来的进口遥感机,投入的精力和财力颇大,但得到的回报却甚小。一些人为此产生困惑,难道听说的故事都是假的?仪器的精度不够或是自己的操作失误?

有位喜欢较真的探友,委托朋友从美国购买了价格不菲的设备。仪器到手后,着手各种探测试验。事实证明,不是人为操作失误,而是仪器的精度不够和埋入地下物所发生的变化所致。眼见为实这个词很多人都知道,但有时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。地下埋藏物中,新东西和埋藏久的东西的甄别,需要缜密观察和分析。新东西仪器在激发信号的时候,是直线反射,因为它没有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。然而,埋藏时间长的东西,因为受地球磁场的影响信号呈扇形反射。

为了进行垂直定位,探测深度更大,有人还使用了离子黄金探测器、成像仪及简易电法。这些仪器从理论而言可行,但实际应用没有明显效果。尽管有的可深达5米,但分辨颇差。而在使用进行测试时,性能稳定,区分较好。如地下是一种金属,特别是银的时候,可以准确无误的显示银的区域。探测偏差的多少和物体的数量、深度,磁场的强弱有直接关系。也就是说,埋藏的东西数量越小,深度越浅,偏差越小。埋藏的东西数量越多,深度越深,偏差越大。垂直偏差度,一般在几十厘米左右。双频地质雷达实验中,尽管精度和分辨率高,但依然存在深度与精度的反向矛盾,这就是机械设备发展的瓶颈。

二、酸甜苦辣乐在其中

野外探宝,可以把人们带到户外,呼吸到久违的新鲜空气。当你走进一片从未到过的山谷河湖,挥动探盘,用机器测查地面时,不仅锻炼臂膊,强壮心肺,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,在做一种绝佳的户外有氧运动。不知不觉中,感觉烦恼消除,心旷神怡。

在探寻过程中,如果发现宝贝,会高兴数日。不幸空军了,对未来的探宝日子又充满了期待。这种心情能够让我们免除患得患失,使人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,减少生活带来的诸多压力。

当捡到一个深埋土里、价值微不足道的徽章时,这个几十年前的老物件,可以让我们浮想联翩。从它的材质联想到具有什么作用?是佩戴在身上还是悬挂在建筑物上?当探到一个奇怪的磁性石头时,摆于桌前,把玩良久。或许它就是一块陨石,于是,想象着这个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碎块,瞬间散落到地球表面时惊心动魄的场景。

人类活动的范围广袤无垠,留下的各种金属导致仪器鸣叫不停。每一次的挖掘,都会给探测者带来几分好奇。挖到有用的东西时会开心不已,即使是锈迹斑斑的垃圾,也难以让探测者气馁,后面还有很多未知之谜等待着去挖掘。其中的酸甜苦辣,只有探宝者才能心领神会。

有时累了一天一无所获,只有腰酸背痛,但却感觉满载一路风景。原野上瓜果遍地,鲜花吐艳,四处飘香;风土人情,草木山水,尽收眼底。并不是所有的探宝者一定要有宝物收获才能满足,有时也会因一点点精神享受兴奋不已。

与探宝相关的文化因素,也一样令人惊喜不断,尤其是远古遗迹和古物会引发一连串的迷云疑团。那些曾经一度无比繁荣的大城小镇,为何只留下模模糊糊的痕迹?那里的人遇到了什么玄怪事件?为什么这个地区会变成荒漠?你发现的古代宝物,或许恰是解答这些历史谜题的关键。因此,探宝者特别好奇的是旧物上面的字迹和图案以及背后的意义,而非金属价格的高底和市场的冷热。他们并不太在意得失,能找到宝贝固然重要,没有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实属正常,由此也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得与失了。

三、学练技能循序渐进

使用金属探测器进行探测时,应学会系统化。探寻越系统化,收效越好。系统化是指在经过成功、彻底的调查研究后,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搜寻某一特定目标所采用的一定方式。没有相应的寻宝系统,很可能导致忽略掉一些可能藏有宝藏的地带。当然,各种系统都与人们所使用的仪器有关。

进行系统探测的秘诀,是探测仪的活动范围+寻找速度。当然,两种因素都与人们所使用的探测仪的类型有关。大多数情况下,人们使用的都是普通探测仪。在一般情况下,探测仪的连杆越短,活动范围越小。此外,仪器是“活动型”还是“静止型”也很重要。“活动型”探测仪要求探测头迅速移动,而“静止型”的移动速度要慢得多。线圈越大,活动范围亦越大。尤其在某些特定的探测中,务必使探测头位于地上最理想位置。

一,如果想系统化进行探测寻宝,应掌握以下几种常用的设备使用方法。

方法A:蛇纹图探测方法B:栅格形探测方法c:地面发射滑道

二、得心应手,人机合一

真正的探测高手在了解机器工作原理、学习操作仪器和使用技巧后,还具备一定的理化常识,知晓金属的导电性能、埋藏物与土壤及物体腐蚀状态等方面的知识。

导电系数是指电阻率,它的排序为银、铜、金、铝、钨、镍、铁,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各不相同,通常银的导电性最好,其次是铜和金。从物理性质看,金属一般具有导电性、导热性和延展性,并且大多数是固体,只有汞常温下是液体。而非金属大多是绝缘体,只有少数非金属是导体(碳)或半导体(硅)。

关于埋藏的深度,不存在任何的规律,可能会埋藏在不同的地方或深处。大墓则例外,但不属我们探宝人讨论之列。

过去宝物埋藏较浅,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埋人土中,就可免遭他人毁坏。但近百年来,由于各种原因,人们为怎样才能保护物品免遭毁坏绞尽脑汁,有些物品甚至埋入地下近十米之深。从这点看,进行尽可能深的探测很有必要。如今,探测技术发展迅速,尤其是带有专门土地发射系统的现代探测尖端技术,诸如上面所提到的发射滑道系统,已可满足探宝的基本需求。另外,还有巨冲式感应探测,这种仪器仅需24V的电压,其探测的深度,几乎令人难以置信。

四、运用科技勤劳致富

放眼古今中外,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大的进步,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。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,为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。科技的进步,为我们提供了广播、电视、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,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。信息技术向数字化、高速化、网络化和智能化迅猛发展,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画面。而电商、网销及直播,无疑成为中国经济势不可挡的浪潮。

探宝,在中国作为一种新兴行业,人们的感觉是陌生而又神秘。它不仅是一件具有冒险刺激的事情,还可以让我们去了解历史,揭秘百年尘封的谜团。如果好运当头,真的发现了宝藏,或许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,尽管几率和彩票中奖类似。

几年前,探宝伊始,有人的确发家致富了,后来还带着亲戚朋友走上了脱贫之路。当时,旧城老房改造施工多,现场也鲜有人管,探宝爱好者大多是打工的村民。一些捡废铁的头脑活跃者,偿试着买探铁器获得高一点的收益。他们有铁挖铁,有铜捡铜,偶尔也能探挖到铜钱银元,收入越来越好。于是,相约进工地挖铁寻老物件,探宝人群慢慢活跃起来,买卖销售链条也逐渐形成。

近些年,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,各类建设工地越来越多,面积越来越大,不时传出某工地出了文物,某某探宝发财的消息。受利益驱使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职业挖宝一族。来自不同的地方的挖宝者,逐渐形成了四川、湖北、河南、云南等帮派,常常在工地或田野里你争我抢。有时因分利不均,相互举报。随着有关部门的不断介入,一些地方开始严禁带机探挖,工地管理也日趋严格。

有的人认为玩探测门槛低,回报高,坊间流传的故事又让一些人想入非非,致使入行的人日益增多。那么,探宝者的收益到底如何,能养家糊口吗?其实,很多探宝人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挣钱,而是寻找快乐,发现未知。而职业探宝者的收入,一般都比较保密。每每外出探宝,基本不会“空军”,每天都有几十或百余元的收获。也有运气好的,出了罐子或大货,一下子挣了上万甚至数万的,这种情况难得一遇,可谓凤毛麟角。

现实中,职业探宝者日子艰难,赚到钱的人少之又少。由于经济大环境差强人意,古玩市场交投不活跃,探出的东西并不好卖。市场价高者均为稀少品,普通的古币通走也就数百元一斤。即使像中彩一样运气不错,探个罐子又能出多少货呢?实际情况十有六亏,而卖探测器的商家,则卖一台有一台的利润。

常言道,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探宝这一行,虽生存不易,但也可以靠双手养活自己,干好了还能勤劳致富。一些有经验的探友,月均收入数千元并非天方夜谭。不过的确很辛苦,风吹雨淋,早出晚归,春夏秋冬都在外面跑,手上布满抓锹把子的茧子。有稳定工作的人,把这个当爱好尚可。假如你工资月收入一万,每月拿出一半买老货,比探宝轻松的多。如果你是娱乐性探宝,可以把它当做一种解压和锻炼身体的方式,没必要计较得失有无,更别指望一夜暴富。

五、探宝成功之秘诀

若想探宝成功,必须在具备良好心态的同时,及时掌握各种信息,持之以恒、富有成效地开展寻宝工作。

一,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开始

据英国《每日邮报》、《泰晤士报》报道,年7月,英国一名寻宝者,用金属探测器在英格兰中部一个农场探寻时,竟无意中挖出千余件公元7世纪,北欧海盗出身的盎格鲁-撒克逊人埋藏的秘密宝藏。其中,包括至少件黄金制品和件银制品。专家认为这是英国迄今为止所发现重大的秘密宝藏之一。据悉,这批宝藏由一个专家委员会负责估值,估价高达“7位数”——即数百万英镑。

看到这则新闻,大家都会说这真是个幸运儿。的确如此,数百万英镑就是数千万人民币。其实,这位探宝爱好者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,他步入中年后,就痴迷探测并拿着金属探测器,到英国各地寻宝。事实证明,他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决心,光凭运气将永远与这批宝藏无缘。

二,信息线索

我听到过成功找到大货的故事,也能够体会到诸多探宝爱好者没有找到宝藏的遗憾。这个世界,成功者往往都是少数的,正如同样的仪器,在不同人手里会有不同的结局一样,这不仅仅是运气问题。

为解开这一谜团,我们总结成功找到过宝藏者的案例。分析后发现,成功找到宝藏者均有共同点,归纳整理如下,希望能给尚未找到宝物的爱好者一些提示和方向。

藏宝的地方很多,寻宝人可以仔细研究各处能够被找寻到的百分比机率。因人因地,适当选择寻宝地点与场所,以便更富有成效地展开寻宝工作。本书虽不能如数家珍般地一一列举,但经过实地勘测和总结,寻宝地点发现物可分为:工地、古遗址、古河道、乡村、古寺庙遗址、古驿站、古井、河滩、老宅基地、古桥附近或城墙遗址、古代放东西的地窖等,可发现老物件的的地方。

五个重要的“W”

“谁、做什么、何时、何地、怎样”相信这是每一个寻宝人都非常感兴题的话题,也是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调查工作。调查研究表面看起来似乎有些复杂,其实并非如此。谁在什么时候、把什么东西隐藏或者埋在了什么地方、怎么做的、为什么这么做?这些就是我们调查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性的字眼。

我们不是为报纸撰写文章,而是要对一个故事进行一番调查研究。因此,有必要从自身的利益出发,将五个“W”再重新排列一下:什么东西被埋了?何时埋藏了某物?何处埋藏了该物?谁是埋藏者?为什么会这样埋?寻宝人在做一次调查工作时,请记住这条原则:细节越仔细,原因越详细,寻宝成功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。至于这样操作的实际情况如何,让我们再一次用“张献忠江口沉银”作为例子来说明。

何时:明末,何地:四川省眉山市彭山江口,何人:张献忠,何因:战败被迫撤离成都,将金银财宝埋在江中进行水藏,何物:金银册数以十计,金器数以千计、银器数以万计等等。

除上述所言,寻宝人还需懂得方言俚语,知晓丰富的民间表达法。因为一旦掌握了,就能够较容易地进行语言沟通,打听当地的信息与情况,这样无疑是对寻宝工作大有裨益。

六、遵章守规文明探宝

探宝活动,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,经过百余年的萌芽与发展,已趋向正规化和行业化。不仅连带市场蓬勃发展,且有较为成熟的法律予以规范,而在我国却较为尴尬。探宝者无规可依,游走于法律边缘,常被人误解歧视,有时还与盗墓者画上等号。因此,整个行业偏离正轨,成为灰色地带。

那么,探宝是盗墓吗?会受到法律制裁吗?从专业角度而言,探宝并非盗墓,越线严重者涉嫌盗掘文物罪。因此,建议探友不踩红线,探出文物要上缴国家有关部门。事实上,大多数探宝爱好者出不了什么大货,基本挖一些废铜烂铁、啤酒盖、牙膏皮之类的垃圾。个别探宝者因挖了不少废旧金属而发点小财,有的则直接放弃探测干起了废品回收生意。

在野外探测中,由于丛林茂密,山势陡峭,河湖淤陷,蛇虫出没,探宝者常常处于危险境地。唐代诗人李白曾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:“湖与元气运,烟波浩难止,龟游莲叶上,鱼戏芦花里。少妇棹轻舟,歌声逐流水”。

此诗作于江苏省南京市,特记石臼湖风情。年秋冬时分,由于连日干旱,南京石臼湖的河床裸露,附近的一些村民下湖滩摸鱼,不幸深陷其中,外地打工回乡的刘氏兄弟就遭遇不幸。而在湖中的职业寻宝人,不仅险象环生,还被民警当场教育警告,带回派出所调查处理。后经文化旅游体育局鉴定,所探之物不属文物范畴后,予以无罪释放。

在国外,探宝者寻找到地下埋藏物可归自己,在我国探测虽不违法,但发现了文物,应立即报告当地有关部门。根据我国《民法通则》第七十九条规定,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、隐藏物,归国家所有。因此,占有国家财产属于违法,而上交国家,接收单位对上缴者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。我们只有以疏代堵,引导成立协会组织,像钓鱼协会、摄影协会和收藏协会那样,将民间爱好者引向大道,汇入正途,集腋成裘,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,为我国的文化和体育事业锦上添花!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